针灸小知识
(一)针灸的功效 1、通经活络 针灸具有通经活络的功效,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疏通淤阻的经络,保持气机通畅,改善关节麻木、疼痛、肿胀等症状。 2、调和阴阳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阴阳失衡有关。针灸还可以起到调和阴阳的作用,能够调节人体阴阳消长,保持阴阳平衡,有防病治病之效。 3、驱除病邪针灸治疗可以驱除病邪,扶助机体正气,调节机体免疫力。 (二)针灸后六大禁忌 1.洗澡 建议针刺完当天尽量不要洗澡,针刺后皮肤表面可能存在针孔,洗澡时水中的病原体可能进入针孔,引发感染。另外
|咨询电话
(一)针灸的功效 1、通经活络 针灸具有通经活络的功效,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疏通淤阻的经络,保持气机通畅,改善关节麻木、疼痛、肿胀等症状。 2、调和阴阳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阴阳失衡有关。针灸还可以起到调和阴阳的作用,能够调节人体阴阳消长,保持阴阳平衡,有防病治病之效。 3、驱除病邪针灸治疗可以驱除病邪,扶助机体正气,调节机体免疫力。 (二)针灸后六大禁忌 1.洗澡 建议针刺完当天尽量不要洗澡,针刺后皮肤表面可能存在针孔,洗澡时水中的病原体可能进入针孔,引发感染。另外
调查研究显示目前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我国现有慢性乙肝感染者约7000万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3000万例。很多朋友在生活中,会谈“肝”色变,但是乙肝真的有那么可怕吗?其实不然。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初次感染乙肝病毒,如果我们身体的抵抗力比较强大是可以把乙肝病毒杀死的,如果感染六个月后依旧没有杀死乙肝病毒就会成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的传播主要是三大传播途径: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因此在生活中大家正常的社交生活和工作(如果没有血液暴露)比如一起吃饭、握手、拥抱等一般是不会传染乙肝病毒的,,因此乙肝朋友们不需要太过担心
乙肝是我国高发的慢性肝脏疾病,属于病毒性肝炎的一种。如果不积极治疗,未来会朝肝硬化、肝癌方向发展。不过由于某些原因,乙肝抗病毒治疗很容易复发,防止其反复发作,预防肝硬化和癌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坚持长期治疗:治疗乙肝的疗程是长期的,它易复发。因此抗病毒时间要长,要有足够的疗程,临床上有些患者在抗病毒治疗期间,肝功能正常了,病毒量低于检测下限,觉得自己好了,就停止用药,这样很容易导致病毒活跃复制,从而影响病情的好转。 2.必须规律服药:乙肝的治疗需听从医嘱,规律服药,间断性用药或者是突然停药,会导致抗病毒药的效果不佳,严重会导致耐药,加重病情。 3.定期到医院检查监控治疗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穿越古今,中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涵盖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养生理念和药理实践,为民族的繁荣昌盛、生生不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是如此妙趣横生,意味无穷,何不投入其中,学点养生小知识,或许某天,也能派上用场。成就无高低,知识无大小,贵在习之,悟之,用之。 我们的身体像是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必须保养得宜,方能更好地承担生命的运转。 而中医最重养生,且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即按照四季、时辰、气候等特点调养身体,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故有“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
最近多地小朋友出现畏寒,发热(39-40℃)周身酸痛,伴鼻塞、流涕、咽痛等呼吸症状。有的有腹泻、水样便等症状。 我院中医科近来也收治多例类似症状的小朋友。 4月2日晚上11点,一位妈妈抱着8岁儿子来到中医科,孩子在家反复发热两天了,最高烧到40.5℃,有时候咳嗽,还有白色泡沫痰,发热时头痛,在外院医院检查流感病毒A型阳性。经过外院两天的抗炎、抗病毒治疗后,效果不佳再次出现发热,随即来到我院中医科住院,患儿精神差,血常规提示淋巴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百分比均偏低,ct可见肺部炎症,诊断为甲流并病毒性肺炎,中医科黄主任和医生查看患儿后,予以辩证施治,予以祛风散寒,中草药煎剂治疗,